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浅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分享行为

时间:2014-03-24 14:13 点击:
处在幼儿教育的第一线,我发现大部分幼儿缺乏分享的行为。在我所在的年龄较小的小班,许多幼儿表现出强烈独占欲,经常出现争抢的现象,不会与同伴相处,处处总以自我为中心。新《纲要》的社会领域中提出:小班幼儿乐意与同伴交换或分享食物和玩具,并能获得
  处在幼儿教育的第一线,我发现大部分幼儿缺乏分享的行为。在我所在的年龄较小的小班,许多幼儿表现出强烈独占欲,经常出现争抢的现象,不会与同伴相处,处处总以自我为中心。新《纲要》的社会领域中提出:小班幼儿乐意与同伴交换或分享食物和玩具,并能获得愉快的体验,引导幼儿能大方地与人分享的情感。所以我认为从小班开始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利于健全人格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在小班初期,我们就重点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
 
  1.分析原因
 
  幼儿由于年龄小、分享意识不强,不愿意与别人分享玩具,不懂得怎样与同伴进行沟通和语言交流。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1自我中心的意识强。
 
  现在幼儿幼儿的家庭条件较优越,独生子女,在家中处处受到家长的宠爱,缺少同龄孩子的交往,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这阶段的幼儿在考虑问题时总是从自己的感觉、观点出发,而不知道别人观点的存在及不同,更不能自觉地从别人的立场或角度上考虑问题。这使他们只知道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快乐,而不能想到或理解别人的渴望心情。另外,幼儿父母在教养时的过分溺爱、过分保护,使幼儿形成对父母的依赖性,形成情感上的自我中心,不善于体会其他儿童的思想情感,体验不到与其他孩子分享快乐。所以就有了上述案例的情景:琦琦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或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与别人玩。
 
  1.2自我控制能力差。
 
  小班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难以控制自己对新鲜事物的渴望。如:抢别人的点心,玩具等。我们也分析了小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发现这时幼儿往往喜爱别人的食品或玩具,而引起抢夺,身体性攻击比较明显,这样便出现了争抢、打架等现象。攻击成功的幼儿达到了一定目的,此行为则被强化,极易反复出现。
 
  1.3语言表达能力差
 
  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主要是本地的幼儿在上幼儿园之前,通常都是呆在家里,较少与外面接触,家里人都是闽南人,说普通话的机会较少。一旦他们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就会用哭和闹进行反抗,而不是用语言进行表达,久而久之,就形成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促使他们不愿意与人进行交流,或不知道怎样进行表达,直接导致幼儿矛盾的产生。有时,虽然很愿意与人交流但是由于想象的和表达的内容无法统一,语句不够清晰,在交流中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同伴之间无法进行很好的沟通和语言交流也是形成分享行为差的一个原因。
 
  2.教育对策
 
  2.1多方面引导,懂得分享的意义。
 
  幼儿不愿意与他人分享,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认为分享就是失去,我好吃的东西没有了,我好玩的玩具给别人玩了,我暂时没有的玩了。所以必须要让幼儿真正认识“分享”的意义,告诉幼儿好的东西大家一起分享才最快乐,让幼儿明白“我的东西分给你,你快乐我也快乐”的道理。要达到这一目的,向孩子讲明道理是非常重要的。如:对于脾气暴躁的孩子,我经常把她抱在自己的大腿上,跟她说说悄悄话、讲故事给她听,让琦琦明白分享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当他们做错事请时,不是对她大声地喝斥,而是通过问题进行引导。如:“自己的玩具应该给别的小朋友玩吗?”“小朋友要不要互相帮助?”“你正在玩玩具,如果别的小朋友也想玩,你怎么办?”问题由浅入深,难易搭配,让琦琦通过自己的价值判断和老师的正确引导,明白了不分享的坏处,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